最新消息Latest News
2021/01/22 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家長如何為聽損孩子挑選助聽器?|博士助聽器
博士助聽器編輯部特稿
當新生兒呱呱落地的那刻起,便開始運用各種感覺器官來探索這個世界。
從認識「我」到周邊的人,進而到群體生活的「社會」,聽覺是孩子一連串發展中的重要感覺系統之一。
聽覺好壞影響學習成效!
若聽覺這項功能受阻,便影響著孩子接收和處理聽覺訊息能力的發展、認知及語言能力發展、社會性和情緒發展,在每一個階段之發展皆為互相影響且具連鎖性的。因此「早期確診,早期介入」為首重目標。
為預防孩子因聽能關係在發展上受阻,除了早期「確診」外,為了在後續「介入」的輔具調整上能夠更符合孩子聽力需求。
建議家長需準備以下的聽力報告:分耳、分頻率氣骨導聽性腦幹誘發反應檢查(ABR)、耳聲傳射檢查(OAE)、行為聽力檢查、中耳鼓室圖檢查。
六個月以下孩子較不易取得一致可靠的聽力閾值,因此多項檢測結果的交叉比對是必要的。
在綜合各項聽力檢查結果顯示其聽力損失狀況,且確認孩子的聽力損失是短期無法治癒的,那麼就建議家長能儘快讓孩子配戴助聽輔具,進入「介入」的階段。
儘早開始配戴輔具,提供孩子豐富的聲音刺激,及持續的語言輸入,降低聽力損失在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嬰幼兒選配助聽器必知!
在助聽器的選擇上,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無法將成人選配助聽器的模式套在孩子身上,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孩子的耳朵較成人小,且快速成長,這導致耳道外觀及聲學特性在孩子前幾年快速發育的時間,會有急遽的差異。
(二)當孩子進行聽力評估時,聆聽到刺激音,僅能提供有限的行為及語言的反應。
(三)孩子需依賴輔具的擴音去從他周邊的環境得到清晰訊息。
基於上述三點,在助聽器的選擇上就需針對孩子的成長及需求去考量。孩子的耳朵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長大,尤其在出生後的兩年發育最快。
耳道的聲學特性會隨著耳朵成長而有所不同,因此助聽器的聲音輸出需能根據孩子不同年齡耳道容積估值去做設定。並且經過聲電分析儀驗證,確認助聽器輸出音量符合孩子的聽力需求。
在耳模上也會遇到相同的狀況。為了讓助聽器能更穩固配戴在耳朵上,並且將聲音傳遞至耳道,我們需要為孩子戴上耳模。
不過孩子的耳廓還小,耳道大小、方向都還在改變。建議使用軟質的矽膠或乙烯基材質的耳模,具有較大的延展性,並且兼顧不會在耳道內碎裂的安全性。
家長若發現孩子的耳模不夠貼合,或是有回饋音產生,就需要重新取型,製作新的耳模,助聽器才能達到最佳的擴音效果。
除了聽得見,還要聽得清晰!
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不如成人有龐大的學習資料庫,必須仰賴助聽器的擴音才能逐步建構。
目前各廠牌助聽器的功能日益漸增,方向性麥克風、噪音消除、風聲噪音抑制、移頻…等功能,這些功能都能列入家長助聽器選擇考量目標。
但因孩子年齡、聽力狀況、使用情形有所差異,也需經過主、客觀效益驗證才能得知是否適合孩子,建議家長能與助聽器驗配聽力師討論。
此外,鼓勵家長可以嘗試新科技。
除了現有的調頻系統、數位遠端無線麥克風系統,幫助孩子在吵雜環境中聆聽外。近年各助聽器品牌逐漸將藍牙技術導入助聽器中,可直接連接具備藍牙功能的音訊設備,並將音訊串流傳輸至雙耳,方便孩子學習接聽電話。
或是使用平板手機等設備串流音訊學習,讓生活更便利無阻礙。
幼兒或初次選配孩子,需更多考量!
必須要兼具安全性及方便家長了解助聽器狀況。在助聽器電池蓋及耳勾部分更換為孩子無法自行拆卸的,避免孩子有誤食的情況發生。
此外,為方便聽力師能更了解孩子配戴情形。助聽器的使用資料記錄功能能夠追蹤使用時間、聆聽環境…等訊息,提供聽力師作為助聽器調整及諮商的參考。
孩子的輔具挑選考量要點與成人有所差異,需要仰賴家長為其挑選適當的助聽器。早期的聽能發展對於孩子往後的學習能力以及語言發展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家長作為輔具的參考,盡早讓孩子穩定配戴輔具,才不會錯過最佳的語言學習黃金期哦!